在从迪拜飞回美国的飞机上,看了另外一部电影 Father of the Bride,无疑是个好剧本。回来后上网一查,剧本是于1949年写成的,曾被三次改编成电影,我看的这部是2022年再次拍摄的。
好剧本才有如此的生命力!
背景是一个位于迈阿密的古巴移民家庭的生活琐事,故事围绕着几个矛盾展开。其一,中年的父母面对婚姻的不如意争吵着离异;其二成年的孩子有自己的婚姻选择或职业的选择却非父母所希望期望的。
影片的开场便是人到中年的夫妇在律师事务所争吵着离异,作为女性观众如我,完全理解这个世界共通的离婚模版:
女方坚决要求离异因为无法再忍受对方的脾气性格种种!
男方自认为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中产小康成就斐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于是男方怀疑或认定女方一定是有外遇……
自己没有错就肯定是对方的错,而对方有错自己却又不愿放手,那么对方的错则不是对方自身,而是有外遇。
我说这是离婚模版,因为凡是女方要离婚的大都是这样的脚本,古今中外,上下历时几代”亘古”不变。(而这种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很多男人看不懂)
影片的主线则是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女儿要去墨西哥工作,而且准女婿将在一家非盈利组织就职。这种选择对于一个白手起家在异国他乡奋斗到小康的移民来说,有着价值观的冲击。本身来自于古巴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过不懈的自身努力使得下一代得以读书就业做到律师,本应该顺理成章地自此化甬成蝶,而女儿却选择去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就职就业,这使得第一代移民的父亲感到自己努力了半辈子的结果又回到了起点。
而同任律师职业的准女婿将就职于墨西哥的一家非盈利组织,更有悖于理想中的乘龙快婿之期望。
这便是该剧本的生命力,因为这是第一代移民的普遍心理过程或者面对如此矛盾的心理挣扎。
当然影片的结尾是理想的喜剧效果,或者是人们应该期望的理想结局,闹离异的痛定思痛,准女婿家庭其实是个非常低调的真正移民富豪……
这也是剧本的又一价值观所在,你只有富了才有资本低调,否则你就会被小觑为市井;而真正能从闹离异的纠纷中幡然醒悟的,应该只是一种正能量的导向。
此外,该影片的其它很多细节也非常经得起推敲,尤其是对于同是第一代移民来说,更能理解体会其中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