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春光乍泄】的英文名字为【Happy Together 】,由王家卫执导、张国荣、梁朝伟主演的一部“小片”,全剧贯穿始终的故事主要是两位主角的戏。这部感情片或者说是同性感情片,却颠覆性地触动了我认知!网上影评用“惊艳”,用“张国荣最好的爱情片”来形容,我更认可导演王家卫的说法:
“我拍的不是同性恋电影,而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同性恋不是主题,两人的情感才是重点,只不过恰巧都是男人而已。”
确实如此,这是一部同性爱情片。而在此之前我看过有关同性恋的影片【BrokeBack Mountain 】或者 Tom Hanks 主演的【Philadelphia】,潜意识中存在着完全不理解的偏见,认为男同性恋无外乎变态的性取向而已。
可是【春】片让人们看到的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像所有因爱而苦痛而遭受心理煎熬、折磨的情侣一样,因为走心太深,便在得与失的漩涡中喘息、挣扎、沉浮、失落。
不错,故事中所有的感情发生在两个男人之间。
该片摄制于1997年,故事的年代背景不详,即使也是发生在1997年左右,那么其时的社会对于同性恋情的接受程度又是如何?
1. 没有婚姻的约束
在当时的年代和所处的国度,这种特殊的恋情应该尚没有婚姻的保障。那么恋人之间的争吵之后就很容易地一次次分手,哪怕是赌气,哪怕是为了让对方更在意自己。没有婚姻的捆绑,处理感情得失的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就是一气之下的物质上的(Physical)分手。
这里便扯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还是某种程度上可以给破裂的感情一个修复的时间和空间?
2. 没有社会的认同
这种恋情在当时的环境中应该也不被社会认可。比如20多年后的今天观看此影片之前的我,就主观而不屑地认为同性恋或许是性为主恋为辅的一种变态。那么如果我遇到了因沉入恋情而苦海无边的同性情侣们,便不会去理解和关爱这种情感,潜意识中或许还会嘲笑和轻视这种恋情。
因而设身处地看当事人,则是完全要在两人之间甚至是极度压抑中处理这份情感中的悲欢愁苦而没有来自周遭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他们与常人的情感一样却更多无以言表的苦楚。
3. 双方的感情与异性恋无异
原来同性恋情与异性恋情在情感的层面和深度上,是完全一样的啊?!这是我看该片时的最最惊愕之处。
一方因爱而施,一方恃宠撒娇。
无论是哪一方热烈而另一方内敛,感情上因排他而产生的猜忌和与之相应的缺乏安全感,无可否认地存在着并折磨着彼此。
双方会因为争吵而谁也放不下自尊地选择分开,也会去放纵自己的与他人暧昧为的是获得爱侣一方的关注或嫉妒……
而同性男性又以同样男性的粗线条方式处理这种感情上的争执,便画风难看得还不仅仅是一地鸡毛而是鸡飞狗跳、人仰马翻。
一如世上的所有情天孽海,对方的专情是彼此的解药,而仅仅两心相许的专情又脆弱不堪地不足以维系彼此的朝朝幕幕。因此这对冤家便注定了爱却无法再一次地“重头来过”,最终以各自的懊悔、失落而独自漂泊。
4. 没有性别的侧重
就影片人物的外在形象或双方的性行为中,辉似乎是传统概念上的“男性”,打工挣钱养家,呵护照顾对方;而荣像个孩子似的撒娇求宠任性,似乎更像传统感情中的女性。
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份恋情中,荣一次次地分手而去,而没有安全感因而心生嫉妒的却是辉。那么,是否在相恋的双方中,原本没有所谓的“大丈夫”或“大丈夫”的情怀,只有承受和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渴求爱情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一样,都有害怕失去的心底暗疮?
5. 只与爱有关
影片揭示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爱情并不局限于异性之间,或者说无关性别而只与爱有关。其实,如果扩展探讨开来,爱不但与性别无关,它与年龄也无关,甚至与爱者的婚姻与否也无关,只与爱有关!
爱了,你就病了!病得高烧不退、神魂颠倒、寝食不安、思维混乱。其实,这里的因果关系似乎应该是因心生悸动而由此患病,而这个病名叫做爱。
这是前世的缘分带给此生的劫数么?
与友人YY对该片的讨论,以下是YY的观点:
我觉得爱情是与性别有关,也与性有关。片中的二人不会爱上女人。性别,同或不同,是爱情产生的一个默认前题。多数人是异性设定,少数人是同性设定。
从感情的热烈程度讲,可能无差异。
我总认为爱情的产生可以由一个火花开始,但爱情的持续需要双方匹配的彼此欣赏和共情。这个片子表现的情爱更像两个孤独者从彼此取暖开始,我没有看到美好爱情中的重要共情元素,生理上的互拥在弥补情感与精神上的饥饿。
这也是男同群体里的普遍现象,所以分手频繁,这种频繁与社会是否认同关系不大,因为他们常常分手后又有新的关系。
我觉得这个片子表达的情感是欠缺而瘦弱的,这两个人作为个体也是营养不良的,他们的结局肯定是走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