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前往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有着不短的车程,幸运的是窗外一路一片翠绿,美景不输瑞士。应该说波罗的海三国发达的经济,典雅的老城和优美的郊外自然景观都超出了我的想象和预期。
立陶宛老城维尔纽斯似乎比塔林和里加更大气,也没那么多游客,不拥挤,人们在美酒加咖啡的慢节奏中尽情享受着平静的生活。当然平静或许只是表面,街上随处可见乌克兰国旗,以及有关俄乌战争的漫画或者”警世”标语告示。
克格勃监狱: 在维尔纽斯有一处曾经的监狱,监狱不大,记录的是二战结束后的1944年到1953年这段时间被苏联克格勃抓捕关押的立陶宛游击队抵抗组织的人员。应该说这段历史我以前从没听说过,现在也基本网搜不到 (中英文的都搜不到)。
二战结束后战胜国重新划分世界地盘,立陶宛被苏联吞并,猜想这既是苏联的野心贪婪也是被联合国默认了的。但是孱弱小国立陶宛并不甘心于纳粹之后的亡国命运,抵抗组织与苏联红军进行了长达九年的抵抗游击战,直到最后成员的牺牲或被抓捕关押。
看得出年近花甲的讲解员仍在对此段历史痛定思痛,很是忧国忧民地担忧现在年轻人忘记了过去而”乐不思蜀”,担忧俄乌战火会殃及立陶宛而使祖国重蹈被占领的覆辙。并坚定地表示自己虽然是个普通导游,却随时准备着为保卫自己的国家重新拿枪走上战场。
奇迹地砖: 在维尔纽斯主座教堂的广场上有一块奇迹地砖, 其拉丁字母STEBUKLAS,英文為Miracle,代表奇迹的意思。
在1989年8月23日,当年的立陶宛、拉脫維亚与爱沙尼亚為了脫离苏联的统治而独立,发起了大規模和平示威,大約有200万人參加这场和平示威,三国人民以这块奇迹地砖为起点,一路向北至爱沙尼亚的塔林,所有人手牵手连成了超过675公里的人链,史称波罗的海之路(Baltic Way)。自此事件兩年后,1991年9月6日三国成功脫离苏联而独立。
据說在这块地砖上许愿后,360度转身后若还能站在原地,願望就能实现。
特凯拉城堡: 很上镜并几乎成为维尔纽斯名片的特凯拉城堡在维尔纽斯郊外,从维尔纽斯中央车站乘1小时左右的公交车即可到达特凯拉小镇,公交车票价4欧。在小镇的中央车站下车后沿着小镇主街走30多分钟即可到达城堡入口。
位于湖畔的小镇恬静优雅,居民住宅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同行的俄罗斯旅友如是说)。当然也有往返于维尔纽斯的旅游车直接开到城堡门口。其实在城堡外围更能拍到经典的城堡标准照,幸运旅友做了详细的功课,而进入城堡内则如同进入庐山了。
十字架山:
从拉脱维亚的里加前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途中经过位于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奥利艾以北12公里处的一个朝圣地,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其的确切的起源无人知晓,不过据认为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年11月立陶宛人反俄起义后,放置在从前的一个军事掩体处。几个世纪中,前来朝圣的天主教徒和到访的游客们在这里安置了许多十字架,以及巨大的苦像、立陶宛爱国者的雕塑、圣母雕像以及数以千计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经念珠。
关于十字架山的发展历史,百度百科是这样介绍的:
在几个世纪的历史中,这个地方已经成为立陶宛天主教徒以和平方式忍耐所面临威胁的象征了。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后,立陶宛被并入俄罗斯帝国。波兰人和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两次反抗俄国的起义,都未能成功。这两次起义与十字架山的起源有关:由于家人无法找到造反者尸体的位置,他们开始安放象征性的十字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东欧原有的政治结构土崩瓦解,立陶宛再次宣布独立。十字架山成为立陶宛人为和平、为国家、为立陶宛独立战争期间失去的亲人祈祷的地方。
1944-1990年期间,这个地点又获得了一层特殊的意义,立陶宛被苏联占领后,立陶宛人持续不断地来到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用以证明他们仍然忠于原来的身份、宗教信仰和传统;成为进行和平抵抗的象征。尽管苏联政府非常辛苦地搬走新的十字架,并至少三次(包括1973年和1975年的两次尝试)用推土机推平这个地方。甚至有传言说当局计划在附近的Kulvė河(Mūša河的支流)上修建一座水坝,这样十字架山就将淹没在水底。十字架的数量大约有100000个。
1993年9月7日,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访问十字架山,宣布这是一个盼望、和平、爱与牺牲的地方。2000年,附近创建了一座方济各会修道院,修道院内部装饰有表现圣方济各在拉维纳山(La Verna)身体上出现圣痕的绘画。这座山仍然无人管理,因此人们可以随意在认为合适的地点自由地安放十字架。一块石碑上刻着教宗的讲话:“感谢你们,立陶宛人,因为这座十字架山向欧洲国家和全世界见证了这块土地上人民的信仰。”
立陶宛大饺子: 立陶宛的特色食品之一是大饺子,有猪肉鸡肉蘑菇蔬菜等馅料,烘焙而熟。味道不错,值得品尝。下图一家画廊里的一幅儿童画,精确的概括了立陶宛两个明显的特征,绿化和饺子
奇迹地砖
特凯拉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