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北法之行,一是因为看到了便宜机票,二次以前虽然多次登陆法国,也还是脚步匆匆地有很多没去过的地方。巴黎,也确实值得放慢脚步,细细品味。
凡尔赛宫:从2025年三月份起,巴黎的交通更新为地铁一律€2.5欧,而不是以往的以1-5Zone来规定票价。包括去郊外的凡尔赛宫,乘坐火车RER,单程也是€2.5欧。但是从凡尔赛宫返回巴黎算是郊区到市区,€2.5欧通票不适用,要买一个€2欧的交通卡,外加€2.5欧单程。这其中的计算,我也没弄太明白。之后用这个卡充值,在市区坐地铁仍是€2.5欧一程。
此外值得注意的,不是所有的RER-C火车都到达凡尔赛宫,虽然看似大方向一致,但是走着走着就分叉了,所以一定要看好终点是凡尔赛宫Château de Versailles再上车。
虽然才是初春的三月末,凡尔赛宫的游人已经乌泱乌泱的,跟参观梵蒂冈或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或什么的差不多,随着人流蹭着往前挪。
入场劵是提前在网上订的,即使如此,到了后仍需排队。推荐提前预订的方式,起码可以减少购票排队。
巴黎圣母院:应该说多年前去过的巴黎圣母院印象不是很深刻,而这次看到的巴黎圣母院应该是2019年4月火灾之后修复的了,其雄伟的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彩色玻璃窗仍惊艳得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门外排着回字形的长队,但是人群移动得很快,所以不觉得排了很长时间就进去了。个见:如果巴黎只可以选一处去参观的话,一定选巴黎圣母院!无论你去过多少世界排名前几的大教堂。
圣礼拜堂:位于巴黎西岱岛的圣礼拜堂,距巴黎圣母院步行几分钟的距离,去这里主要是看教堂二楼精美绝伦的彩色玻璃窗。要求提前网上预约门票,选择进入参观的时间。而没有预约也可以排队等候进入,但是等候时间要很长。
进入之后理解了为什么不是很多的人却排队等候了1-2小时。因为彩色玻璃窗主要在教堂的二楼,而上二楼只有一个非常狭窄的楼梯,而且教堂不大,容量有限,所以必须限制出入的人数。
是不是一定要去这里?巴黎圣母院的玻璃彩窗已经足够精美了。个见:如果圣礼拜堂无需排队就可以径直进入,值得去;如果要排若干小时的队(而内部可参观的内容并不多),放弃也不可惜。
凯旋门/香榭丽舍街:上次来巴黎只是乘坐的旅游车从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街走过,没来得及近观。此次近距离接触这座巴黎最著名的地标,可以感受到其建筑的宏大和四面浮雕描绘的不同历史场景。
凯旋门下的无名烈士墓以及墓上燃烧着的永恒之火,也令人值得驻足。
是否值得购票登顶,则见仁见智吧。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或许由于刚刚初春季节,俯瞰的香榭丽舍大道还没有春意盎然,其它放射延伸出去的诸条大道也还是冬末景观地尚无枝繁叶茂。
步行倘佯香榭丽舍大道,感觉与诸多名牌店一条街无异,没有涉猎目标,也就兴致索然。如果购物或Window Shopping,感觉巴黎的马来区则更有特色。
巴黎歌剧院(Palais Garnier),又称加尼叶歌剧院,是巴黎最著名、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剧院之一。
如果不选择看演出,白天可以购票进入参观。歌剧院内部很是壮观,拥有精美的大理石楼梯、金碧辉煌的大堂、绚丽的吊灯和大量雕塑与壁画。天花板的绘画更是色彩梦幻,极具现代感。
据说,巴黎歌剧院还是小说《歌剧魅影》的背景地,由此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官网上建议提前预约参观,我们Walk in购票也顺利进入。
奥赛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主要收藏19世纪中后期(1848年至1914年)的西方艺术作品。
这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收藏地。可以看到莫奈、马奈、德加、雷诺阿、梵高、塞尚、莫罗、修拉、高更等大师的杰作。
周四晚开放时间延续到晚十点,而且晚六点以后进入门票特价。据说每月第一个周日免票,美国的博物馆叫做 Pay as you wish(自愿付费)。
有建议避开人群的参观方法,即进入后直奔顶楼,然后一层一层往下看。我们此次没有在内停留太长时间,个人感觉应该做好详细功课,花上多半天地仔细欣赏这里的藏品。
闲逛巴黎马来区,感觉这里才是想象中的巴黎,以下是网上关于马来区的介绍:
“巴黎马来区”一般指的是巴黎的玛黑区(Le Marais)。玛黑区位于巴黎市中心,横跨第三和第四区,是巴黎保存最完整、最具魅力的历史街区之一。
历史:玛黑在法语中意为“沼泽”,中世纪时这里曾是湿地,后来逐渐被开发成贵族住宅区。今天的玛黑仍保留了大量17至18世纪的精美建筑。
氛围: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既有古老街巷、教堂、广场,也有潮流时尚、现代艺术气息。
地标:包括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毕加索博物馆、卡纳瓦雷博物馆等。
体验:适合步行探索,沿街是各种小众设计店、独立书店、甜品店和咖啡馆。周末时气氛尤其热闹。
玛黑区可以说是巴黎生活气息和艺术气息最浓的地方之一。
下次去巴黎一定要在这里吃吃吃和买买买。